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音乐审美与文学教育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审美的内涵特征。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审美活动既由外界事物引起,又受心理因素的制约。由于每个个

一、审美的内涵特征。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审美活动既由外界事物引起,又受心理因素的制约。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范围、思维能力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审美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人到了青年时期,青年人不再以成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审美评价,已有一定自主性,表现为自觉评价文学作品,自觉选择欣赏对象,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美的现象的不同追求。不仅如此,青年人已认识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因此,开始从评价对象美的外在而转入评价美的内涵,有一定的深刻性。

二、音乐审美。音乐是以和谐动听的音响来表达和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活动。人们对音乐的需要比对其他艺术形式的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音乐感是人类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种音响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和感知能力。音乐又是一种时间性较强的艺术,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还可以唤起和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丰富人的情感,焕发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充实人的精神生活等等。可以说,虽然不能绝对说音乐审美会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但音乐审美教育在人们素质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三、文学教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情感,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唤起人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即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这样看来,音乐教育与文学教育都是审美的教育。

四、音乐审美中的文学教育。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笔者在教学歌曲《牧歌》的练声环节设计中,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云,身体越来越轻松,往天上飘去,看着蓝天下的羊群……”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进入身临其境的云海之中。接着,让学生选用象声词“哞”“咩”“哒”来表现不同情景下的云,一位学生用轻柔的“哞”声来唱白云下的牛叫;另一位学生说,阳光下的云很亮丽,云的周围金边环绕,用明亮、流畅的“咩”唱,表现羊群在蓝天白云下幸福地跟着主人玩耍、吃草;还有许多学生赞成表现白云马跑应该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来唱,表现了放牧的主人愉快豪放的心情。他们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尝试了小小的创意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

2、诱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但创新的时机并不是处处都存在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做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或不注意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就不能捕捉住这种机会,学生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诱导学生创新。如教学《云》时,结合这首歌曲中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适宜引导学生创新。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先运用直观、感性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的动感画面,随着轻轻的背景音乐,教师如解说员般描述:“地上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以后变成水蒸汽冉冉地上升,它们越积越多,变成了云,云在空中飘呀飘呀,遇冷后化作小雨点落下来。”接着,教师问:“小雨点落下来除了能浇麦田,还能浇什么?”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蔬菜、瓜果、树木……然后,一段极富动感的前奏音乐又一次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大门,学生仔细倾听这段音乐后,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动作表现出来。在创编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懂得了雨点来自云这一科学道理,还在自然状态下得到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审美的内涵特征。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和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态度体验。审美活动既由外界事物引起,又受心理因素的制约。由于每个个体的知识范围、思维能力和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审美的个性心理特点不同。人到了青年时期,青年人不再以成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审美评价,已有一定自主性,表现为自觉评价文学作品,自觉选择欣赏对象,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美的现象的不同追求。不仅如此,青年人已认识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因此,开始从评价对象美的外在而转入评价美的内涵,有一定的深刻性。二、音乐审美。音乐是以和谐动听的音响来表达和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活动。人们对音乐的需要比对其他艺术形式的需要表现得更为强烈,音乐感是人类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一种音响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和感知能力。音乐又是一种时间性较强的艺术,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还可以唤起和激发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丰富人的情感,焕发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充实人的精神生活等等。可以说,虽然不能绝对说音乐审美会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但音乐审美教育在人们素质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三、文学教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情感,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唤起人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即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这样看来,音乐教育与文学教育都是审美的教育。四、音乐审美中的文学教育。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的源泉。”笔者在教学歌曲《牧歌》的练声环节设计中,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云,身体越来越轻松,往天上飘去,看着蓝天下的羊群……”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进入身临其境的云海之中。接着,让学生选用象声词“哞”“咩”“哒”来表现不同情景下的云,一位学生用轻柔的“哞”声来唱白云下的牛叫;另一位学生说,阳光下的云很亮丽,云的周围金边环绕,用明亮、流畅的“咩”唱,表现羊群在蓝天白云下幸福地跟着主人玩耍、吃草;还有许多学生赞成表现白云马跑应该用短促、有弹力的“哒”声来唱,表现了放牧的主人愉快豪放的心情。他们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尝试了小小的创意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无比快乐的心情。2、诱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但创新的时机并不是处处都存在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教师不能做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或不注意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就不能捕捉住这种机会,学生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诱导学生创新。如教学《云》时,结合这首歌曲中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适宜引导学生创新。教师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先运用直观、感性的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水在大自然中循环”的动感画面,随着轻轻的背景音乐,教师如解说员般描述:“地上的小水珠受到太阳的照射以后变成水蒸汽冉冉地上升,它们越积越多,变成了云,云在空中飘呀飘呀,遇冷后化作小雨点落下来。”接着,教师问:“小雨点落下来除了能浇麦田,还能浇什么?”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蔬菜、瓜果、树木……然后,一段极富动感的前奏音乐又一次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大门,学生仔细倾听这段音乐后,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转化成动作表现出来。在创编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懂得了雨点来自云这一科学道理,还在自然状态下得到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0/0917/664.html

上一篇:强化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学知识教育 提升人文素质
下一篇:文学教育人本缺失及应对策略研究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