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加注研究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在全球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翻译研究已经由语言领域转变为文化视角的转换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实践是一种跨文化事件,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信息的过程。

一、引言

在全球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翻译研究已经由语言领域转变为文化视角的转换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实践是一种跨文化事件,是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信息的过程。翻译是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转化,不同的背景导致不同的文化,因此,在阅读文学译作时,读者难免出现无法理解外来文化的现象,即被称为“文化缺省”现象(王东风,1997)。如何处理文化缺省,添加“注释”翻译就是一种有效方法。因此,文章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加注在处理文学作品文化缺省翻译的策略和作用。

二、文化缺省

按照《当代牛津高级学习者英语词典》解释,“文化”是指“特定社区、群体或国家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艺术和社会组织”。所以,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体信仰和实践。

“元素”一词的意思是“某物的必要或典型的部分”。因此,从这两个定义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要素”是指“特定社区、群体或国家的必要或典型的部分,包括生活方式、习俗和信仰、艺术和社会组织”。它有四个要素:物质要素,精神元素、语言符号元素和规范元素。

此外,众所周知,文学总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果读者了解文化背景,他就能很快理解文学内涵。否则,他将很难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元素。

王东风认为,“文化缺省”概念在文化传播中被定义为:“在翻译阅读中,读者缺乏作者和他/她打算分享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当读者没有获得这种背景知识时,他就不能用外部信息或经验来传达上下文信息,这就像意义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在文学翻译中添加译注(加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完善译作可读性的有效方法。

根据Nida的说法,“增加译注可能是一种学习辅助工具,并具有使目标语读者更深入地洞察源语言和文化元素的优势。借助译注,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在说什么,作者的意图,字面词的内涵等,有时它甚至似乎跨越了文化差距”。

三、加注研究综述

(一)添加译注翻译的历史

在中国和西方,加注是一种历史性翻译实践。在中国,这种做法始于三国时期(公元222~280年)的一位著名僧侣——(支谦),他是第一位在中国完成翻译作品中增加译注的译者,他在佛经翻译时增添了译注。在西方,增加译注的历史可能始于圣经的训诂(马祖毅)。根据Genette论述,在源语言(SL)之外添加译注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二)增加翻译加注的定义

根据翻译研究词典,关于“译注”一词的定义,是“译者尽力再现原文的内涵,包括字面意义和内涵意义”。奈达认为译注是解释保留在目标语中的文学翻译的调整技巧之一。综上所述,译注意味着译者在单词/短语/句子中添加一些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这是在原文中找不到的。

(三)翻译加注的分类

翻译加注包括三种形式:注释加注、括号加注和评论加注。

1.注释加注

注释按位置可分为三种形式:前注、脚注和尾注。首先,前注就像前言的形式。在书的开头进行介绍性陈述。第二,脚注一般在书页的底部放置。尾注是书籍结尾或每一章节结尾的备注。加注在文学翻译中非常普遍,在许多文学作品的译作中可以看到相关例子。

2.括号加注

加括号译注可分为圆括号和方括号两种。纽马克表明,“圆括号应该包括翻译的一部分材料。在文本中酌情使用方括号对材料或道德事实进行更正(Newmark)。圆括号加注是翻译中可有可无的部分,方括号加注可以在其中发挥纠正作用。作为读者,这种加注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容易、更清晰地理解原文的内涵。

3.评论加注

在词语翻译中,评论加注也经常被译者使用。众所周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增加一些个人情感。如周痩鹃先生翻译的一个典型例子:

例1:

SL:His name...Leturc,“the prisoner Leturc,”and,at last,“the criminal Leturc.”

(The Substitute,by Fran?ois Coppée.)

TL:……罪犯赖透克。所称屡易,而其堕落亦愈下矣。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确定:男主角——Leturc,是一个经常偷东西,被监禁的人,但他没有意识去忏悔自己所做的事情。他犯罪的过程体现在三个短语中:

“Name、Leturc”“囚犯Leturc”和“罪犯Leturc”。在目标语翻译中,译者周痩鹃先生补充了他自己的评论——“所称屡易,而其堕落亦愈下矣”。这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的屡次犯错、不知悔改、自甘堕落,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情节,增强了文学效果。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1/0627/1311.html

上一篇: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语言文学教学
下一篇:以文学视角看日汉互译中文化自信的建构以大连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