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逻辑与文学汉英翻译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翻译是一个理解、表达然后修改润色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维和分析的过程,翻译与逻辑密切相关。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Lado Julia)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

翻译是一个理解、表达然后修改润色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维和分析的过程,翻译与逻辑密切相关。匈牙利翻译家拉多·久尔吉(Lado Julia)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1]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提到逻辑问题,但他所说的“达”可以理解为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结构紧凑、前后连贯、逻辑严密。[2]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中认为,逻辑自然与译作的语法、语义各方面有关。学过逻辑,译者就能够估量原著哪些部分清楚明白,哪些部分话里有话。在选词造句方面,逻辑也是指明方向的罗盘针。[3]目前学界对于翻译与逻辑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科技翻译领域,而对于文学翻译与逻辑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英译汉,较少探讨汉译英。在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深入探讨逻辑与文学汉英翻译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一、逻辑与思维定势

著名学者钱学森将思维方式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4]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表现得最为明显,而灵感思维常见于创造性的翻译当中。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家和译者有时候会陷入思维定势之中。在散文作品《鸵鸟·孔雀·老鹰》的《孔雀》篇中,吴冠中留下这样一段文字:孔雀陶醉在自己的美丽中,它施施然地散步,侧目看行人,希望人们欣赏它的美,它估计人们都拜倒于它的艳丽。一个穿红衣服的孩子走了过来,它怕是与它媲美的,于是赶紧张屏,并左右摇摆,使出浑身解数。开屏后确乎引来大群观赏的人们,人们赞美,欢笑。它似乎听懂了歌颂的语言,自己十分开心;只一句,它永远没听懂:你是一个可怜的女人。[5]张培基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四卷中收录了此篇散文,译者直译,这里不列出译文。开屏的是雄孔雀,不是雌孔雀。雄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或者防御,文章的点睛之笔“你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也就无处安放。作者和译者都陷入思维定势了,认为只有女性或者雌性爱美。在动物世界中,很多情况下是雄性更爱美,比如说雄狮、公鸡,等等。因此,译者需要把握好翻译文本选题关,选择翻译文本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文本中有没有不符合逻辑的内容。

笔者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过思维定势的情况。微小说作家戴希的作品《决定》开头有这样两段话:父亲梁积财是市领导。业余时间喜欢舞文弄墨,特别爱写散文随笔。每年召开全市反腐败工作会议,他作报告都会引用“清水出芙蓉”“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等诗句。……儿子梁积钱为县领导。业余爱好是打牌赌博。每次一上牌桌,就有县直科局和乡、村领导输钱给他。当然,他也削尖脑袋输钱给省领导(此之谓“炮打隔山”)。他感觉打牌赌博不错,来钱名正言顺,又能搭起升官发财的桥梁。[6]笔者当时觉得原文有问题:怎么可能父亲叫梁积财,儿子叫梁积钱?这是两兄弟啊!于是联系了作者。作者解释道,原文没有错,这两父子不姓“梁”,而是姓“梁积”。因为这是一篇讽刺性文章,作者不想读者对号入座,所以故意给父子两个人分别取了这样的名字。原来是译者陷入思维定势了!弄清问题之后,翻译也就变得简单了,笔者将父子二人的名字分别译为了“Wealth Accumulation Liang”和“Money Accumulation Liang”。

思维定势,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穿帮”“穿越”镜头,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西游记》一书中的“穿越”镜头就比较多,出现了好几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的历史人物或者他们的作品,例如李涉、薛涛、李绅、杨玉环、王安石、李白,等等,而汉学家詹纳尔()都选择了直译。[7]大部分稍有名气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都会有观众在网上发帖子,指出其中的“穿帮”“穿越”镜头。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基数巨大,相比之下每年出版的中英文译著却只有寥寥几本,所以每一本译著都会有读者细读或有人撰写相关论文,指出其中的出彩和不足之处。读者认为译得不好的地方,译者只要能够自圆其说,问题也不大,但思维定势是硬伤。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这种问题,应当与作者商量,做出相应的处理。

二、逻辑与措辞

严复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在翻译的过程中“信”不是“大难”,而是“最难”,也最重要。既“信”且“达”,“雅”或者“风格”或者“文采”或者“味道”等即随之而来。措辞是“信”的基础,翻译的难无非就是找到表达原文最为精确的那个词。中英文措辞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文强调整体的逻辑性,英文强调用词的逻辑严密,倾向于在用词方面“斤斤计较”。中英文因措辞而可能产生的逻辑问题表现在:有时候中文表达没有问题,直译之后从字面上看译文似乎也是即忠实又通顺,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是于情不顾,就是于理有悖。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1/0627/1313.html

上一篇:以文学视角看日汉互译中文化自信的建构以大连
下一篇:通过文学教文化一项个案研究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