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志愿文学 | 严前程:一粒粒火种渴望燃烧(散文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宋宝颖/制图 作 者: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严前程(24岁) ??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想,我曾遇到的乡村老师和支教老师皆为

宋宝颖/制图

作 者: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严前程(24岁)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想,我曾遇到的乡村老师和支教老师皆为点点春雨,无言地浇灌了我心底“逐梦”和“支教”的种子。多年后,我从西部奔赴更远的西部,决心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守护一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也算是应了机缘造化吧。——题记

——————————

亲戚朋友问我,怎么想到去新疆支教?

我笑答,造化使然。

事实上,造化的蝶破茧翩跹,历经了十几年的光阴流转。

山丘火种

很小的时候,我在组里“发蒙”(组是比村小一级的行政单位,鄂西方言仍称初入学堂为“发蒙”)。学校孤立在离家不远的山丘上,盖着瓦片的两间校舍均只有一层。乌黑斑驳的围墙外,是各家各户的农田,种油菜,种茶苗,也种红薯和土豆。有时上课时,偶尔能听见田间地头的几声吆喝和铁锄撞击石块发出的脆响。长大后,我才蓦然意识到,近二十年来,我的生活几乎全在围墙里头,父辈的生活则始终在围墙外头。

当时学校只有一位老师,姓刘,三十出头。她同时教语文和数学,是我的启蒙老师。工作日的清晨,她踏着六七公里的土路赶来学校,可谓“披星戴月,风尘仆仆”。我家在她赶往学校的必经之路上,因此,她总是顺道捎上我。有时不巧,我还没有吃完早饭,她便等我。

当时学校有三个年级——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更高年级的学生大些,脚力尚可,便去七八公里外的村级小学上学。因为只有一个老师,所以三个年级不得不挤在一间教室上课。一个年级的学生不多,我们那届最少,只有四个人。课堂上,刘老师把课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年级听课的时候,其他年级便做练习。整间教室,唯独刘老师,丝毫不得空闲。

学堂的时光很是欢乐。在院坝大小的操场上,春天能摘野花,夏天能捉蟋蟀,秋天则可以放风筝。唯有冬天,有些难熬。天寒,我们常缩在教室里,然而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呼呼的冷风便从旷野灌进教室,再灌进我们的裤筒里、衣袖里。因此,那时的我们,手上有一两处冻疮是很平常的事儿。

后来,刘老师搞来几张塑料薄膜,把它们固定在四面窗户上,用以抵御寒风。她还找来一个破旧的火盆,将它支在教室后面,并让我们各自从家里带来一些玉米芯或几块木柴。次日,柴堆渐高,熊熊的火焰也在教室后面燃起来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吧。之后,一下课,我们便挤在火盆旁了,刘老师是“生火员”,也是“安全员”。位置往往不够,这时我发现刘老师要么撤到离火盆很远的地方,要么就挪到浓烟熏眼的方位去。

后来有一日,村级小学的校长来到我们学校。他和刘老师端详着校舍的墙壁,操一口方言说道:“嚯!是有这么长一条裂缝咧。”

“嗯,原本就一小道,兴许是前一阵子暴雨……”刘老师应着。

此后不久,便听到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消息。我们所有学生因此被转到村级小学去了,我也提前两年走上“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的求学之路。

村级小学要大许多,但教室的窗户仍没有玻璃,只是塑料薄膜厚些。几年后学校新修了一栋教学楼,“玻璃”的事儿终于有了着落。在村级小学,我再次遇到刘老师,也遇到多位像她一样的好老师。

后来,到镇上念初中。初一时,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年轻老师。他给班里带来欢笑,带来新的学习方法,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我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杰哥。杰哥教我们语文,我爱听他的课,他懂得多,人也风趣幽默。一次,见他在教室里头头是道地给一个同学讲英语句式。语文老师还能教英语?我有些惊诧,自此,对杰哥多了一份敬重。我和杰哥拍过一张合影,他把它夹在一本相册里。一日,他在办公室里给我看这张照片,顺便给我看了一圈儿他的其他照片。其中一张我印象深刻,他站在长城上,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和照片里的阳光一样灿烂。在当时,他是我唯一认识的到过长城的人。“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扭过头看他,又多了一份奇妙的敬重。杰哥露出招牌式笑容,让我好好念书,以后多出去看看。

几月之后,杰哥要走,我才意识到,他是会走的。我们舍不得他,他也舍不得我们。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是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最后一句谚语。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2/0305/1514.html

上一篇:“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文学阐释
下一篇:汉语言文学属于什么类别专业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