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文学如何让微弱的个体反哺巨人?(4)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了对特殊群体有更深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进入文本评论,我决定至少让自己失去一天光明,去尽量体会视力障碍者的世界。我深知,许多独一无二且微妙

为了对特殊群体有更深的理解,进而更好地进入文本评论,我决定至少让自己失去一天光明,去尽量体会视力障碍者的世界。我深知,许多独一无二且微妙的感受只有通过肉身的经历才能获得。正如创作者探索各种形式的创作表达一样,评论者也在探索评论的写作路径。

实际上,阐释工作也是如此。文学评论者是这样一些人,我们需要于虚空中捉住准确、恰当的语词和句式,将之组合起来。比起文学创作者,我们可能是更需要践行文体家福楼拜理念的那类人:“某一现象,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只能用一个形容词表明其特性,只能用一个动词使它生动起来,作家的责任就是以超人的努力寻求这唯一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对屋大维看似恭顺的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的最末段,话中有话地立下雷霆之言,与终结罗马共和国的帝国君主争夺不朽的精神王国领袖地位:

爬公园假山的时候,小小的下山道上只有你和你的同伴,其他人都选择从另一条路走;

文学如何通过它的魔法改变权力关系

这当然包含着幽默,但这些情节更重要的结构功能则是暗示下文要正式探讨的问题:城市人、健全人理解中的世界,就是世界唯一的可能吗?这些暗示类似于交响曲中“动机”的首次变奏,可能不明显,但翻回来读时会发现它们之于整部作品在结构上的功能。

《小鼹鼠与星星》,常立 著,荼又 绘,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版。一只小鼹鼠(视力障碍者的隐喻),第一次步入动物城。在它的感受中,动物城的城门小小的,房子小小的,花园大大的,路面上一个坑也没有……突然停电了,四周陷入漆黑的慌乱中,但感知力敏锐的小鼹鼠带着大家走出了黑暗。

文字作者常立多次在不同场合里提及纳博科夫的这篇序言,可见其对个中阐释的认同与赞赏。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套关注视觉、听觉和智力障碍儿童的融合教育绘本正是其作为儿童文学写作者践行“三合一魔法师”论的又一次文本实验。

在《小鼹鼠与星星》中,创作者运用图文互补技法,通过一系列美丽的误解和出色的想象力,为有着视觉障碍的主人公鼹鼠打通了理解“城市”的途径。鼹鼠以为城门很小,画面却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他摸到了孩子的玩具城堡;他以为城市很安全,实际上却是因为城市中有工作人员和好心人在为他引导方向、排除路障;他以为城市像一座花园,芳香怡人,实际上他当时正好站在花店里。

信任虚构之力,这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即使对盛名已负的作家而言。

不过,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来说,所有以符号构造世界的艺术家都是如此,任何好作品都追求精确,即使看起来是泥沙俱下的粗粝,即使是印象派般的“看起来很模糊”,或者像立体主义画家们热衷于几何图形,也无不是以模糊的形式精确提炼世间之物留给我们的印象——从光影的角度,或者从身体结构关系的角度。

绘本的文字作者在前述文章中谈及《包法利夫人》为何卓越时轻轻滑过的一句话可以作为这类情节的注脚,他说这一切是靠着福楼拜对“文体至上的唯美主义”的追求最终实现的。也就是说,对“形式”的不懈追求保障了小说意义的成功实现。举这个“小说家中的小说家”、最著名的文体家为例来论证写作者对语词和文法的看重及对其进行再造的自觉确实是再恰当不过了。

《你要去哪儿》插图。

俄国诗人、时年19岁的马雅可夫斯基在“未来派”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中强势宣布:

《我听见万物的歌唱》,常立 著,杨博 绘,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版。它讲述了一位内向、孤独的聋人女孩学习手语,获得友谊,重新认识世界的故事。

从我们约见的地方到目标地据导航显示步行只需要七分钟,但那天我们走了足足四十分钟。我不知道真正的视障者是否亦是如此,但那天没有急事要办的黑暗中的我并不觉得四十分钟很漫长——很可能健全者和视障者对时间的感知是很不同的。

我对朋友说:我猜视障者的鞋底是不是比一般人薄,他们可能和一些漂亮的厚底靴无缘,否则真的很难感觉出地上那些凸起的形状。但我后来意识到,假如鞋底很薄,走不了多久脚就会非常痛,视障者会变成现实版的小美人鱼。

虽然我装了视障人士会用的手机系统并提前训练自己熟悉它,但仍然在那天的实际使用中放弃了。因为我的手机太卡,朋友的耐心败给了黑暗中的我反复失败的摸索。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2/0811/1556.html

上一篇:从观察到感悟学习诗歌写作,从阅读到理解体会
下一篇:文学小组被饭圈“清理出户”,纷争从何而起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