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从垦荒到繁盛--北大荒文学的过往与新生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58年至1970年,著名作家丁玲在北大荒劳动、生活十二年。1966年写下在此期间唯一的小说《杜晚香》,1979年在《人民文学》刊发。从莎菲到杜晚香,作家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流变;与北大

1958年至1970年,著名作家丁玲在北大荒劳动、生活十二年。1966年写下在此期间唯一的小说《杜晚香》,1979年在《人民文学》刊发。从莎菲到杜晚香,作家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流变;与北大荒开发建设同步发展的北大荒文学,又如何演绎精彩过往和走向新生呢?

从垦荒到繁盛--北大荒文学的过往与新生

韩兵

“风雪人间”中诞生

作为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赵国春讲起北大荒文脉如数家珍。最让他感兴趣的是著名作家丁玲在北大荒“风雪人间”的十二年,“北大荒流传着丁玲的故事,丁玲的作品中凝聚着北大荒精神。”他几十年的研究创作仿佛都在为这句话做注脚。

北大荒,指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等亘古荒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王震将军亲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之后又有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各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投身到北大荒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事业中,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篇章。北大荒文学正深深根植于这荒原巨变的黑土地里。

北大荒文学特指伴随上世纪50年代末10万转业官兵到60年代一批又一批的城市知青在北大荒拓荒造田和开发建设,而在文学领域产生的反映北大荒拓荒生活和北大荒人文精神风貌的具有“朔雪风格”的文学作品。大多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的内容几乎都是建国以后大批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建设北大荒,灌注了强劲的创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创作者都是有过这段生活经历的作家和一线工作的干部与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丁玲、吴祖光、艾青、聂绀弩等人先后下放到北大荒生活,在此他们创作了许多反映北大荒生活的文学作品,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五六十年代北大荒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特质。

1958年6月,“鲁迅旗帜下最具有影响力的左翼作家”丁玲主动申请来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大荒。直到1970年,她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活了12年,并于1966年以62岁的年纪以女劳模邓婉荣为原型写下小说《杜晚香》。

从莎菲到杜晚香,她笔下的女性经过半个世纪的迷茫终于在“风雪人间”找到归途。

“有学者称《杜晚香》所寄托的政治期望远远胜于文学本身,承载了它不应该承载的功能。这句话正好说反了。”赵国春说,“正是这如火如荼的创业精神才赋予人物鲜活的灵魂,作品才具有时代的典型性。而这正是北大荒文学从垦荒时代走向萌蘖和繁盛的根本所在--北大荒精神的灌注和支撑。”

“我写杜晚香对北大荒的感情,实际上也是我的感情,也是北大荒人共有的感情。如果我没有这样的感情,是写不出来的。”丁玲在散文集《风雪人间》中,注解了塑造这个角色的初衷。

精神家园的构建

北大荒文学艺术历经初级阶段(1947年至1957年)、发展阶段(1958年至1967年)、曲折前进阶段(1968年至1976年)、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1996年)和繁荣阶段(1997年至今)五部分。

初级阶段代表作为鲁琪的诗集《北大荒》,发展阶段在中国文坛打出“北大荒”文学旗号,转业官兵中诞生了《永不放下枪》《夸土地》等代表作,丁玲、艾青等来到北大荒创作,史称第一次繁荣。曲折前进阶段的代表作是郑加真的《江畔朝阳》、张抗抗的短篇小说《分界线》。在新的发展时期,北大荒作家们文学观念的转变和创作视角的变化跳出了以往模式化的束缚,创造了北大荒文学史上第二个高峰。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一批北大荒本土作家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如赵国春的《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刘海生的《荒野上的荒原》等,北大荒文学的创造者们从沸腾的垦荒生活中吸取营养,以荒原主人翁的姿态,用火一般的热情,写下了一篇篇散发着北大荒泥土气息的作品。

以军垦为特色的军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知青下乡屯垦戍边为特色的城市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以大荒原、大机械、大生产和高科技为特色的新的本土文化的萌发,这些是北大荒文学鲜明的特色。而最主要的,是以北大荒精神为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开拓。

以《杜晚香》为例。丁玲1966年动笔,1979年刊发于《人民文学》第一期的《杜晚香》,对这一工农女性的塑造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艰难路程,完成了对中国工农女性解放之路的求索--杜晚香的道路就是广大工农妇女所应走的解放之路。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915/648.html

上一篇:《文学教育》投稿邮箱
下一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专访:写作能力是一种生活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