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清代通江“三李”:文学创作丰富爱国爱民,却(2)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李”结交朋友,或是当代名流、大学士,或是同年知己好友,无论出身高贵贫贱,也不管官职高低,“三李”交友,主要以“人品”、“业绩”以及“

“三李”结交朋友,或是当代名流、大学士,或是同年知己好友,无论出身高贵贫贱,也不管官职高低,“三李”交友,主要以“人品”、“业绩”以及“志趣”作为原则。同道友朋之间往来唱和、切磋共勉、互相砥砺,不为家法、门户所限,也不问年龄、地位之别。


二、“三李”诗歌研究

(一)李蕃诗歌研究

李蕃写下了许多感慨人生、心系民生的现实诗作,受其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所影响,即事感怀一类诗歌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黄县为官期间的诗歌,多为向往隐逸生活之作,虽为公事烦扰,但内心依然爱好山水之乐;

罢黜流放、侨居芜湖期间的诗歌,多为抒发内心苦闷与思念家乡之作,基调较为沉重;赦免归乡后的诗作,与前两个阶段的诗歌创作风格呈现出较大差异,语言质朴清新,显示出作者回到家乡后乐观豁达的心境,与僧人的交往、对佛理的体悟是李蕃前后诗风变化的重要原因。

李蕃为官九年,任职时间并不长,担任黄县县令的九年间,李蕃创下了卓著的政绩,“黄民哭狱”的故事在今天的巴蜀地区妇孺皆知,这件事在李蕃的人生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县冤案”不仅是李蕃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同时也是李蕃诗文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李蕃家世清白,祖父、父亲的殷切教导无时无刻不铭记在心,被诬入狱一事始终是李蕃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在任职黄县县令期间,李蕃所作即事感怀诗,多为无心于名利之感慨及对神仙隐逸生活的向往。如《述怀》一诗:这首诗中,作者自述平生志向不在依附权贵,希冀做不为名利所累的“逃名”客,虽然身在官场,但志向却未曾改变,“人皆夸吏隐,我道隐为仙”一句,表明作者身在官场却好为隐士,不以利禄萦心。


(二)李钟壁诗歌研究

李钟壁也写了许多即事感怀诗,钟壁作诗,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并且毫无掩饰,其无拘无束的个性在即事感怀一类诗歌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钟壁十分重视“思”的作用,各种事物都可能会引人“思”,但这些“思”很可能转瞬即逝,失之可惜,那当如何记住这些“思”呢?李钟壁认为,法度之精严与论诗相比是次要的,他将作诗当成表达、保存“思”的重要方式,因而李钟壁作诗,绝无牵强附会之意。

李钟壁的即事感怀诗,或针砭时弊,揭露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对贫苦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李钟壁勤奋好学,为政兢兢业业,却始终未得重用,因此写下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慨的诗作,如《金陵登重楼》。“身似叶”、“志如灰”、“书难寄”、“客未回”,既写出了作者的窘迫,又表现了作者心中的不甘。

无论是即事感怀而作,还是与友人往来唱和之作,其诗皆信笔挥洒,不拘礼法,言之有物,情真意切。清代硕儒名师陈邦彦将李钟壁诗文同宋代“三苏”诗文作比较。陈邦彦认为,李钟壁的诗文创作,自成一家之言,不趋世俗,因而“迥绝时流”。

(三)李钟峨诗歌研究

李钟峨受官职所限,其诗作多为颂制赠答而作,虽仕途较顺,然其志向往山水而不在名利,李钟峨收入《雪鸿堂文集》的诗作中,有大量的赠友送别诗。或抒写难离难舍的缠绵离愁,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相比父兄,李钟峨人生仕途较顺,累沐圣恩,写下了许多馆课应制之作。这些诗文作品旨在歌颂赞美,而少批判揭露,因而诗文风格较父兄华美。


三、“三李”散文研究

(一)鞭辟入里的论、辨

李蕃散文创作,坚持“有为而作”,其散文作品,体裁主要有序跋、尺牍以及论辩文等。其中,李蕃的论辩之文较为出色,文集共收录 5 篇,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文风纯朴敦厚而缜密,行文严谨而不拖沓,是其“忌空疏、忌填砌”之文学主张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李蕃饱读史书,在他的论辩文中,提出了许多精辟而新奇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不随世俗主流,但却有理有据,剖析得当。《陈胜论》《旱魃辨》《禹穴辨》等都是李蕃比较出色的论辩散文。

《旱魃辨》一文,李蕃开篇即批判了黄民以劫杀新丧者的尸体来解除大旱的做法,认为此为巫蛊造成的恶劣风俗,作者又通过考证史籍,说明新丧并不是干旱之征兆。并且为使黄县人民信服,作者强调考据引用皆有出处,李蕃面对黄县人民“以新丧为魃而斩杀之”这种不合乎人道的做法,据书说理,并立下规矩,为黄县消除这一恶俗作出一大善举。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1/1209/1462.html

上一篇:王可然获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宣布制作
下一篇:龙口文学|带小孙女看天安门升国旗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