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希望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走下去,走出一条大道来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14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n \n \n 吴有臣先生是一个年轻的作家,正是人生茂盛之时。因为性情和文字的趣味,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每每相邀聚集一起,多以诗文为乐,并自诩为“文艺沙龙”。现在他的小说集《

\n \n
\n

吴有臣先生是一个年轻的作家,正是人生茂盛之时。因为性情和文字的趣味,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每每相邀聚集一起,多以诗文为乐,并自诩为“文艺沙龙”。现在他的小说集《号角嘹亮》已经出版,念及我们真诚的友情,我倒要为他写几句话,一是为同乡文友祝贺;二则为其加油鼓励。

\n

有臣的职业是旬阳县金寨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因教学需要有写下水文的习惯,而他在教学之余还移情于小说创作,这就很有些品味了。小说创作是苦差事,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文字功力是很难驾驭的。文字技巧差,难以表达;生活积累浅,就要挖空心思去编织故事,往往会弄得面目全非。而有臣经过苦苦地把玩和操练,竟然把小说写得很好,让我刮目相看!这部文集所收录的六篇小说均在有影响的文学刊物或网站发表过,可以说,这是作者步入小说创作道路上的发轫之作,其潜力和走势已初现端倪。

\n

在这六篇小说中,《交错》的旨向是主人公云儿爱情的遭际和错位。云儿从向往美好爱情的纯情少女滑落到近乎麻木和玩世不恭的险恶漩涡,这里面有其个人性格和家庭因素,更有社会因素的推波助澜。在各种丑恶充斥交错的社会背景下,纯美的爱情也自然发生交错甚至扭曲变形。《惊心动魄的八个小时》和《风光》这两篇小说都反映了基层权力的斗争,看似滑稽甚至恶作剧,实则充满了阴谋和险恶。《惊心动魄的八个小时》围绕农村换届选举为争夺村主任这一职位展开幕前幕后的激烈博弈,各种利益、各种计谋和各种人物脸谱尽现眼前,上演一场可谓惊心动魄的闹剧。而《风光》则通过高家庄高、孙两大家族为争夺所谓的最高统治权进行了绵延不绝的近乎玩命似地斗殴,这种权力的角逐游戏最终导致其两败俱伤。可以看出,在乡村治理和基层政权失去管控的情况下,人们对权力追求的乐趣也从没消歇,斗殴风波愈演愈烈,这也暴露了基层政权的畸形生态。《盼儿》是对传统生肓观念的抨击。由盼望生儿子到宠溺儿子再到儿子的忤逆不孝,极大地挑战了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思维和生育观念,也流露出对家庭教育的忧虑。《老计》塑造了一名“老实人”的形象。由于老实,就不会变通,他处处讲原则,惹怒了年轻的校长,最终导致家破人亡。可在校长妻子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不计前嫌,见义勇为,折射出人性善良的光辉。

\n

作为读者,在通阅这些小说之后,至少给我留下这几个方面印象:一是作者的创作动机比较纯正,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也不受制于某种条条框框,写作的自由度很高。作者能用真实的目光关注和审视生活原貌,这是初学写作者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综观六篇小说,其笔力触角能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痛处,尤其《交错》、《老计》和《无聊的日子》等反映变革时代的小说,再现了人性、道德的赤裸和光怪陆离的社会万象。二是语言朴实、准确,简洁、生动。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也是小说家的大本领。从这几篇小说来看,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是非常好的,他有属于自己的小说创作语言,在一般的叙述性文字中,语言朴实并力求准确;而在人物的对话中,语言则简洁生动,同时,作者还大量借鉴和吸收一些方言俚语,为小说的整体语言效果增色不少。三是小说的故事结构比较完整。四是非常接地气、有温度,不再赘述。

\n

当然,有臣的小说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没有完全把握好情节和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也就是说,情节是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情节的设置必须以刻画人物性格为目的,否则,情节就是节外生枝。当然,这也是初学写作者的通病,作为青年作家,这点不足会随着创作技能的跃升,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n

文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令人非常尴尬的一个问题。文学因为不能混饭吃,也许人们认为文学就是傻帽。但我认为:文学的惨淡正是因为我们没去认真经营。我们当用执着去呼唤文学,用文学的精神去关照社会,关照人类的生存,成就一方圣洁的领地。相信文学终归会荡涤人类社会的污浊,强壮人的精神筋骨。陈忠实先生说:文学依然神圣!这是非常受用的一句话。有臣能耐住寂寞,甘作文学的苦行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精神可嘉!作为他的文友同乡,我很为他自豪!并希望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走下去,走出一条大道来。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514/337.html

上一篇: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下一篇:【文学调剂】云南大学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