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乡村振兴的“济南声音”!有声文学阅读:徐锦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建国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在9月5日的文

《文艺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每周一、三、五出版。创办于建国前夕1949年9月25日,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

在9月5日的文艺报公号微播报栏目中,主持人罗兰同读者分享徐锦庚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涧溪春晓》节选片段。

《涧溪春晓》(节选)

文丨徐锦庚

三涧溪,山东章丘的一个村庄。一听名字,就很有诗意。

诗意的村名,画般的村貌。这个中国北方的村庄,表面看去,小桥流水,诗情画意,波澜不惊,犹如风景。其实,真正走进去才发现,村庄并不宁静。几乎每天,都有矛盾冲突,都有暗流涌动。

这个看似宁静、实则充满“斗争”故事的村庄,就是主人公高淑贞“唱念做打”的施政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由生涩到成熟,从“蹒跚学步”到长袖善舞。十多年,三涧溪,由穷到富,由乱到治。

三涧溪是中国乡村的缩影。《涧溪春晓》展示的,既是一位村官的奋斗历程,也是一个村庄的治理故事。

三涧溪曾经“阔”过。老铁匠马世昆,人称“劈铁大王”,改革开放初期,组建钢铁冷断加工队,带领乡亲走南闯北,1979年,为集体创收18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以后年年上台阶,到1987年前后,断钢队每年为村里创收120万元,年交税25万元。多年间,三涧溪的水电、提留、摊派、日常运转等费用,均来自断钢队。在马世昆带领下,村里办起多家企业,还建有幼儿园,集体经济厚实,村民生活富裕,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然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马世昆却受人排挤,气出脑溢血,黯然辞去村支书,最后郁郁而终。三涧溪陷入混乱,班子软弱涣散,人心一盘散沙,违法乱纪不断,村庄脏乱不堪,村支书像走马灯,6年换了6任,最短的仅干7天,村集体欠债80万元,重新堕回穷村,成了烂摊子。

2004年,在苦无良将情况下,乡村女教师高淑贞临危受命,回到婆家村,担任村支书。15年来,她强班子,治村容,勇担当,敢亮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敏锐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发展。三涧溪走出泥淖,再次脱贫致富,村集体净资产上亿元,人均收入2.8万元,还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荣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殊荣。2019年底,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涧溪贫富交替,有迹可寻:过去贫穷,是因普遍贫困、苦无出路;脱贫致富,是靠披星戴月、苦干苦熬;后来返贫,乃因人心涣散、勾心斗角。脱贫攻坚,受益于国家扶持、区域优势。国家扶持显而易见:自2003年以来,连续17年,中央1号文件皆为“三农”,近年更是倾力扶持,多方力量叠加,乡村躬逢其盛。区域优势在于,作为章丘的城郊村,三涧溪被征土地多、就业机会多,脱贫水到渠成。

所以,三涧溪的脱贫攻坚,有其鲜明特点:不仅由“穷”到“富”,更是由“乱”到“治”。换言之,其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寻找致富门路,而是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提升文明素养。

鉴于此,作者围绕8个字着墨:成风化人,由乱到治。

徐锦庚(作家)

徐锦庚,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高级记者,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出版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发表一系列短篇报告文学,作品入选《新华文摘》《学习活页文选》《红旗文摘》和各种报告文学年度精品选编。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获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根据《国家记忆》改编的电影《大火种》,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国家记忆》和《台儿庄涅槃》同获“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奖。

朗读人:罗兰(主持人)

罗兰,山东文艺广播著名主持人、一级播音员。 (来源:文艺报1949)

原标题:乡村振兴的“济南声音”!有声文学阅读:徐锦庚《涧溪春晓》节选

值班主任:田艳敏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915/652.html

上一篇:本期特别策划//许利平写他的西方文学史老师钱勤
下一篇:2019汉语言文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