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文学论|邹建军:如何向世界讲好现代的中国故(4)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以农业立国的传统国家,今天正处在进一步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上,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扶贫攻坚的历史性成绩,但是在中国

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以农业立国的传统国家,今天正处在进一步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上,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扶贫攻坚的历史性成绩,但是在中国农村与农民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还是不少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晏阳初当年所提出的“贫”“弱”“私”“愚”四大问题,这正是中国“乡村振兴”需要完成的伟大使命。这样的问题还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这些问题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在欧洲部分国家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晏阳初尖锐地指出社会底层平民身上的四大毛病,并将其作为自我一生努力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一种苦行僧的选择与建构。同时,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也是针对中国平民,因为他发现学校教育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基本的问题,因为可以上学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要加强“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教育所存在问题的了解与思考。

如何向世界讲好这位特殊的教育大家的故事?

什么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体系”?

作者为中国现代重要历史人物作传,以非虚构方式向世界讲好了一个现代的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到中国这位平民教育的先驱者,从而让中国的现代圣贤走向了世界,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因而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在文化传播方面开拓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晏阳初正如一轮早上出来的太阳,在一生中不断地发光发热,以自己的热量照亮了那个时代,特别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他首先不是一个教育理论家,也不是一个教育思想家,而是一个教育实践家,一个社会实干家,一个苦行僧式的宗教家。

以历史人物晏阳初一生的故事为对象的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的出版,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水平的提高,对于世界各国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曾经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收集关于传主的资料,并且尽力到他一生所到之处进行实地考察,以体验晏阳初一生之所体验,走过前人所走过的路,吹过前人所吹过的风,让他有了特别丰富的感性认识,包括当年的那一批有志之士,包括那个时代的民俗风情与自然山水。

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在老家接受私塾教育,在保宁府(今阆中)和成都接受过系统的西式教育,后来到香港和美国求学,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上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的沟通者、中外教育的融合者,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他在早年接受的是中西相统一的教育,所以具有宗教情怀与儒家仁爱,并对中下层穷人“背二哥”心生同情;到法国普兰了解华工的惨状后,决定一生不做官、不发财,要为除尽天下文盲而努力奋斗。凭自己的资历与影响,他本来可以在政府重要部门任职,但他选择建立无权无势的民间组织,在中国南北各地展开伟大的平民教育实践。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晏阳初无疑是一个领袖人物,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与远大的理想,把晏阳初以及他的同伴们的形象描画出来,让人们能够感知他们身上的崇高与纯净,感知他们身上的勇毅与伟大。

他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的平民教育之路,成为上世纪世界上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是以实践的方式证明了他的思想,是以一件事、一件事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能力。正是在许多重要历史关头,他身上所具有的高贵的人格精神和道德情操就全部地体现出来。

晏阳初并不是什么战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与复杂的故事,作者却从他平凡的一生中发掘出了许多亮点,成为了这部书的可圈可点之处,让读者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作为向世界所讲述的现代中国故事而言,这本书是相当成功的,因为晏阳初是在中国本土出生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因为他所开创的事业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对于世界各国平民的生活与命运,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条路径和一种道路。

第二次是他刚从耶鲁大学毕业,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赶到法国普兰,帮助在一战中的中国劳工。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女朋友,如果选择留在美国,不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吗?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2/0610/1540.html

上一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将从乌克兰教学大纲
下一篇:国外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法律启蒙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