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析影视摄影教学中的“大摄影”观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影视工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于工业链条中的人才缺口需求巨大。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国内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有近百所

近十年来,中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影视工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于工业链条中的人才缺口需求巨大。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国内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有近百所大学开设了“影视”“传媒”或“传播”的院系和相关专业。相比早些年只有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两家独大的局面,今天的影视传媒教育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影视工业标准

我们注意到,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多数是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也是在传统的二级学科——诸如新闻、传播、美术等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学科内核还是以史论、方法论、赏析为主的课程,与时下影视工业体系相距甚远。还有一部分就是单纯的技术类课程——以一些简单实用的操作为主要教学框架体系,因缺少行业实践的检验,所以存在体系陈旧、深度不够等问题。

(一)影视摄影教学的范围

影视摄影教学是影视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将摄影、导演、录音和剪辑形成一个总体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以“画面制作”和“声音制作”为基本教学目标,以具有编导思维和意识、编导能力和技能的影视创作与制作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真正体现“一专多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影视前期的拍摄技术和后期的制作技术。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从广义的角度还是狭义的角度,影视摄影教学中缺失的是一种“大摄影”观——将文化底蕴素养和学科交互融合作为教学培养的方针,以制作技术为基石,以制片管理为重要保障,将工业标准作为参照准则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框架体系。

(二)新形势下对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公众号平台曾公布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方案。其中,初试需要考文化素养基础,考试科目为文学、历史、哲学。这条消息无疑是很多人艺考之路上的一个重磅炸弹,使艺术类高考再也不能成为许多人上大学走捷径的一个跳板,但却是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的重要改革举措。

笔者认为,这种举措的背后,折射出长期以来艺术类专业培养的一个“顽疾”——学生无法创作出优质的作品,过度关注外在的条件与设备而忽略了从作品中传递情感和价值观的本质。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在文学、美学、哲学素养方面的缺失,没有创作的根基,所拍摄的作品逻辑混乱,缺乏深度,没有情感。“大摄影”观正是要针对这些短板,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的创作和影视工业体系的革新。

二、大摄影观中的基石作用

(一)文学对影视摄影创作的影响

文学一直是最古老的讲述故事的载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摄影技术和录音技术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人类的历史就是通过文学为载体流传至今。作为影视行业,影视文学就是整个创作体系的基础。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萌芽阶段,多数的剧本改编自小说。其中,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改编自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获得巨大的成功。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由此可见,文学在影视中的作用非常大,文学的审美是电影审美的一个基础。简洁明了的叙事——逻辑清晰、语言简练、修辞得当,对于影视相关专业的同学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文学不仅对剧本有影响,其修辞的手法同样影响着摄影镜头的创作。一个镜头的意境与韵味,是否含有隐喻的修辞,这都是由文学发展而来。影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有它独特的审美语言——景深、透视、构图的黄金分割、光影对画面的切割等。

当摄影机的焦点随被拍摄主体来回切换的时候,当我们所看到的人物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前后景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差距巨大的时候,这种文学中所出现的排比、对比、夸张、隐喻都在镜头的运用中有所体现。

(二)立意的哲学借鉴

讲好故事、拍好镜头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传递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说,你想表达的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就是在以尼采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思想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很多电影流派中的无序性,成为了另外一种电影的表达方式。无论在拍摄阶段还是剪辑层面,他们通过对哲学思考的借鉴和转化,深深地影响了摄影技术潮流的革新,也大大提升了电影的深度。比如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其中的手持拍摄与剪辑的跳切处理,直接植根于现代主义思潮之下,能够更有效地揭示出人们精神层面的状态和深层次的内心活动,比如《四百击》《筋疲力尽》。同一时间的新浪潮电影大都有着哲学上的借鉴和思考。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0/0726/440.html

上一篇:文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下一篇:论现代中国的“文学”与“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