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文学小组被饭圈“清理出户”,纷争从何而起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豆瓣用户越来越多元,类似的圈层冲突现象或许还会出现。此时,面目模糊的规则只会让争议越来越撕裂、无解。对此,平台无法“隐身”,只有根据自身定位和整体形象,制定出

  随着豆瓣用户越来越多元,类似的圈层冲突现象或许还会出现。此时,面目模糊的规则只会让争议越来越撕裂、无解。对此,平台无法“隐身”,只有根据自身定位和整体形象,制定出合理的、符合自身气质的社区规则,才能让那份独特的文艺气质保留下来,不负用户期待。

  移出小组成员证据 截图来源:豆嬷嬷公告

  “那不勒斯四部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图片来源:微信读书

  按理说,文学青年和粉丝群体本属两个不同的圈层,他们的关注重点和兴趣所在交集较小,一般情况下也是各自“岁月静好”。而在这场“空间争夺战”中,二者互不干扰的前提被打破了,在“小组归谁”的问题上,只有“谁走谁留”的零和博弈。

  大多数采访对象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在此以前,他们没有看到过官方对小组买卖的明确规定,对小组是否可以交易并不十分确定。在不可避免的冲突面前,规则的“暧昧”势必会导致双方“鸡同鸭讲”的状况。此次豆瓣明确“小组禁止买卖和交易”,就是从完善规则入手,为这场纷争画上了句号。

  对此,豆瓣发表声明表示“小组并非组长个人财产,禁止买卖和交易”,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不同程度的封禁处理,“那不勒斯”原有组员和被删帖得到恢复。

  “那不勒斯四部曲”同名影视剧《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季的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影音

  “后来者”却认为自身行为并无不妥。在他们看来,这个小组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有权作出处置。一位新的小组管理员在豆瓣广播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好比我们买的房交了钱,看到房子,然后搬进去打扫干净,结果房东同意了,原先的租房人不同意。”而且,他们之所以不自己建组,而去“抢占”别人的小组,是因为现在豆瓣对新组的创建审核变得更严格,带有娱乐属性的小组几乎很难通过。

  某种程度上,对于社区规则的制定和完善,也是对品牌调性和用户生态的彰显和维护。规则不同,产品的呈现形态就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此前,有图书编辑控诉自己编辑的新书《记忆记忆》被当成明星粉丝的“养号基地”,大量“复制-粘贴”的批量点评涌入后,图书的豆瓣页面变得“不能看”。此后,豆瓣回应称,平台加大了人工审核力度,并结合技术手段,陆续对异常用户进行了处理。明确拒绝“养号”乱象,也是为了维护豆瓣特有的平台生态,确保点评内容相对真实、客观。

  小组头像从女性主义书籍封面改为“永远有糖”字样的图片,讨论“画风”从“如何理解界限的消失”“从莱农的学习历程观察意大利教育制度”变为“清完狠狠嗑”等追星语句。最近,豆瓣一文学小组“改头换面”为饭圈阵地一事引起关注。

  据《南方周末》报道,前不久,讨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豆瓣文学小组被意外侵占,七千多名组员均被踢出小组,组内的大量精华帖和讨论内容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某偶像团体的粉丝们。据悉,这群粉丝在公共平台上看到小组出售信息,便出手买入,并根据自身定位重新“装修”、改造起来。

  还有很多人认为,豆瓣一直被誉为“文艺青年的家园和圣地”,友邻们可以针对一些小众、冷门的书影音内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也构成了豆瓣独特的格调。把原有组员踢走、内容一律清空的暴力行为,与豆瓣倡导平等、友善的社区风气相悖,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公共表达空间的挤压和侵占。

  一边是被无故赶走的“文学原住民”,一边是持“买家观点”的饭圈成员,二者之间的冲突,根源还在于平台规则有待于进一步清晰。拿饭圈成员的“买家论”来说,若是买卖规则公开、透明,后来者自然可以随意处置。但问题在于,有关小组“产权”归属、甚至能不能作为商品交易的问题,此前并不是人人知晓的“常识”。

  对此,双方似乎都有不满和委屈。“那不勒斯”小组成员认为,类似的小组可以给自己带来阅读的归属感,讨论内容也是大家几年的劳动成果和思考结晶。“把人家写的东西都删了,这个是很过分的,感觉好像一个图书馆被烧了。”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2/0819/1557.html

上一篇:文学如何让微弱的个体反哺巨人?
下一篇:平谷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 让市民阅读不打烊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